小儿急性喉炎

小儿急性喉炎小儿急性喉炎是喉部黏膜的急性炎症,可因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,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,也可成为某些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症状或并发症。以声音嘶哑,咳声如犬吠为主要特征,重者可导致喉梗阻面危及生命。中医称为“喉风、喉音、喉痹”等。多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。小儿抵抗力低,且由于小儿喉部的解剖特点,喉腔狭小,喉软骨柔软,会厌软骨舌面、杓状软骨、杓状会厌襞、室带和声门下区粘膜下组织松弛,粘膜淋巴管丰富,发炎后易发生水肿,引起气道阻塞。小儿咳嗽功能不强,不易排出喉部及下呼吸道分泌物,更使呼吸困难加重。因此,小儿急性喉炎的病情常比成人严重,若诊断及处理不及时,可危及生命

流行病学

可发生于任何季节,冬春为多。小儿急性喉炎病原主要为病毒,常见病毒为副流感病毒1型,其他有副流感病毒2及3型,腺病毒亦是常见病原。细菌感染较少见,在细菌继发感染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、链球菌、肺炎球菌为主。由于小儿喉腔狭小、喉软骨支架力弱、黏膜后淋巴组织丰富,当有炎症时,黏膜及黏膜下极易发生水肿,再加小儿咳嗽反射弱,神经敏感,一旦发生喉炎,可导致特征性犬吠样咳嗽,声音嘶哑,易产生喉痉挛、喉梗阻,严重影响通气。

病因

可因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,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如普通感冒、急性鼻炎、咽炎,也可继发于某些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、麻疹、百日咳等。

发病机制

病变主要发生于声门下腔,炎症向下发展可累计气管。声门下腔粘膜水肿,重者粘膜下可发生蜂窝组织炎,化脓性或者坏死性变。粘膜因溃疡可大面积缺损,表面有假膜形成者罕见。

临床表现

起病常较急,患儿多有发热,常伴有咳嗽、声嘶等。早期以喉痉挛为主,声嘶多不严重,表现为阵发性犬吠样咳嗽或呼吸困难,继而炎症侵及声门下区 则成“空” “空”样咳嗽声,夜间症状加重。声门下粘膜水肿加重,可出现吸气性喉喘鸣。病情重者可出现吸气期呼吸困难,患儿鼻翼煽动,胸骨上窝、锁骨上窝、肋间隙及上腹部软组织吸气时下陷(临床上称为三凹征),烦躁不安、鼻翼煽动,出冷汗,脉搏加快等症状。

喉梗阻分度

一度;患儿安静时如常人,仅在活动后才出现吸气性喉鸣及吸气性呼吸困难,听诊呼吸音清晰,心率正常。二度,安静时即出现喉鸣及吸气性呼吸困难,听诊可闻及喉传导音或管状呼吸音,心率较快,可达120—140 次/分。

 

三度:除二度症状外还出现阵发性烦躁不安,口唇、指甲紫绀,口周发青或苍白,听诊两肺呼吸音减弱或听不见,心音较钝,心率达140--160次/分。

 

四度:由烦躁不安转为半昏迷或昏迷,表现暂时安静,面色发灰,听诊两种呼吸音几乎消失,仅有气管传导音,心音微弱,心律不齐或快或慢。

并发症

呼吸困难呼吸衰竭心力衰竭

实验室检查

直接镜检查(小儿不合作,不能行间接喉镜检查),可见喉粘膜充血肿胀,声带亦充血呈红色,上有扩张血管,声门常附有粘稠性分泌物,声门下粘膜肿胀向中间突出而成一狭窄腔。

 

其他辅助检查

纤维或电子喉镜检查可见喉粘膜充血肿胀,尤以声门下区为重,使声门下区变窄。声带由白色变为粉红色或红色,粘膜表面有时附有粘稠性分泌物。

诊断

本病起病急,根据小儿有声嘶,“空”、“空”样咳嗽应立即想到本病,如出现吸气性喉喘鸣和吸气性呼吸困难即可作出诊断。

鉴别诊断

应与下列病相鉴别:

 

(1)气管支气管异物:起病突然,多有异物的吸入史。患儿有剧烈的咳嗽及呼吸困难等症状,胸部听诊及X线检查机支气管镜检查可以鉴别两种疾病。

 

(2)喉白喉:喉白喉起病较缓慢,低热,全身中毒症状明显,脸色苍白,精神萎靡,脉细而速,咽部常有灰白色假膜,取分泌物检查可找到白喉杆菌。

 

(3)喉痉挛:常见于较小婴儿,起病急,有吸气性喉喘鸣,声调尖而细,发作时间短,症状可骤然消失,无声嘶。

治疗

1、治疗的重点是解除喉阻塞,应及早使用有效、足量的抗生素和激素以控制感染,消除水肿、减轻喉阻塞症状。常用的口服激素有强的松、甲强龙;也可用地塞米松、氢化可的松等肌注或静脉给药。

 

2 激素雾化吸入 。

 

3、重度喉阻塞或经药物治疗后喉阻塞症状未缓解者,应及时作气管切开术。

 

4、加强支持疗法,注意患儿的营养与电解质平衡,静脉注射葡萄糖液,保护心肌功能,避免发生急性心力衰竭。

 

5、尽量使患儿安静休息,减少哭闹,以免加重呼吸困难。

预后

本病预后一般较好。

预防

1、平时加强户外活动,多见阳光,增强体质,提高抗病能力。

 

2、注意气候变化,及时增减衣服,避免感寒受热。

 

3、在感冒流行期间,尽量减少外出,以防传染。

 

4、生活要有规律,饮食有节,起居有常,夜卧早起,避免着凉。在睡眠时,避免吹对流风。

 

 

最后更新2015-01-05

轻触这里
关闭目录

目录

Copyrights 2005-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